“3,2,1,上鏈接!家人們,咱們這件LV大衣,是我們獨家渠道價格,在外面絕對買不到,喜歡的趕緊拍......”
在杭州余杭倉前的某工業園某房間內,一場直播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這家直播電商銷售的是大家所熟知的全球大牌,如路易威登(LV),巴寶莉(Burberry)等等。這個直播間賣的大牌服裝價格非常有優勢,一件LV大衣三四千即可拿走,像T恤更是“擊穿底價”,三位數直接包郵。主播在臺前聲嘶力竭帶貨,客服也在后臺不斷回復客戶的問題,銷量“蹭蹭蹭”往上漲。
9月1日上午,杭州市公安機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民生領域違法犯罪取得階段性成效。其中一個典型案例,便是杭州警方全鏈條搗毀的這個制售假冒國際知名奢侈品牌服裝的違法犯罪團伙。
倉庫里,翻出五萬多件“國際大牌”服裝
今年5月,杭州余杭警方接到余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移交的線索,轄區某服裝公司老板蔣某等人涉嫌銷售假冒名牌服裝,且涉案金額巨大。
余杭警方立即組織精干警力展開調查。經查,蔣某為牟取暴利,伙同妻子以高薪招攬員工,在工業園租用的倉庫內設立生產車間、商標標識處理間、客服售后房、直播帶貨間,形成“自產自銷及售后服務”全流程銷售模式。
該團伙購買布料、半成品,按照名牌服裝的款式進行裁剪、熨燙、縫制,并貼上國際知名品牌的商標標志,通過網購平臺直播、網絡帶貨等方式向顧客銷售,銷售價格普遍在成本價的1-2倍,以及更高。
民警舉例說,蔣某自己制作的一件大衣,成本零零散散加起來一千多,那他就賣三四千,T恤這類的利潤就更高。
蔣某在被逮捕后,經過民警的思想教育,也意識到了制假售價的違法行為。他也向警方交代了一個“上游團伙”,“沒有他們供貨,我衣服是做不出來的。”
外貿服裝生意不好,不如做假貨賺錢?
警方透露,這個團伙的主要嫌疑人,是一對夫妻檔。
蔣某和妻子多年來一直從事正經的服裝外貿生意,生意其實做的還算順風順水,不過到了2018年前后,到了事業上的一個瓶頸期。
夫妻倆覺得,外貿現在競爭太激烈,往后的利潤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少,要不轉變思路,做國內生意。
可做國內的生意,不也是競爭激烈嗎?又耗了一兩年時間,夫妻倆思來想去,決定徹底轉型,試試以前從來不敢碰的假貨。
“現在網紅這么多,很多人其實背不起穿不起正品的大牌,包括很多年輕人也愿意讓自己的衣品上一個臺階,說不定有‘搞頭’?”
于是蔣某利用自己多年來的服裝經驗,迅速調轉生意方向,還把自己的辦公室落在了倉前某產業園。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便是他們認為“市場有需要”;產業園還有很多其他服裝公司,藏于其中也不會顯眼;而且倉前直播經濟紅火,找主播更是方便。
蔣某后來交代說,衣服的布料和一些五金零部件等,自己都有渠道能拼拼湊湊搞到,但最重要的領標、水洗標因為涉及到版權商標,自己沒有能力拿到。簡而言之,沒有領標水洗標,這件衣服哪怕制作成和原版一模一樣,也無法以“正品大牌”的身份銷售,有了標,相當于衣服有了一張“身份證”,這也是服裝行業很看重的一點。
哪怕這個“身份證”,也是假的。
通過多方了解,直到認識了專做假商標的胡某,蔣某這個業務才算真正運轉起來。
余杭警方查明,專門向蔣某提供商標標識的胡某,其銷售商標標識總數已達數千萬個,非法盈利數額超300萬元。
至此,一個以蔣某、胡某為首的制售假冒國際知名品牌的違法犯罪團伙被全鏈條鏟除。
目前,嫌疑人蔣某、胡某等10人已被余杭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